查看原文
其他

TANC | 沈阳chi K11开幕首展“在集结”,重未止步的东北当代艺术在更大语境中激活

翁家若 艺术新闻中文版 2021-02-06


沈阳。5月27日,沈阳chi K11艺术空间呈现开幕首展“在集结“(Assembling),汇聚31位国内外知名当代艺术家,以及6个发迹于东北地区的当代艺术小组,从80年代的临时组织和前卫小组实验、90年代的纪录片运动和地下音乐,到现今零星松散在地结社的艺术团体,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的背景之下,80年代以降东北地区的艺术实践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层另类的解读维度,这些迥异的艺术创作与社会关照时常为主流所遮蔽。“在集结”则旨在以倒叙的方式回溯东北地区的艺术生态与实验精神。


“在集结”展览开幕现场


本次展览由K11艺术基金会创办人郑志刚担任出品人,K11 美术馆部(北区)助理总经理薛梅任艺术总监,由鲁明军担纲策展人。共分为五个单元:“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过去的情人变老了”“不知你走了多久,也不知你要去什么地方”“当看不再是一种选择”“一场革命还未来得及定义”,每个单元的名称均来自一位参展艺术家作品的标题,以一种颇具幽默感生活化的微观视角串联起了整场展览关于地方文化、私人叙事、社会变迁、地缘格局及自我组织等不同维度的讨论,散发出浓烈的历史况味,以及生猛的地方调性。


王兴伟作品《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在集结”展出现


“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这样一句滑稽可笑的日常口语开启了展览序曲单元关于东北地区在地艺术风格的探讨,为展览奠定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基调。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三位东北艺术家的代表作:刘仁杰的《风》、宫立龙的《腊月二十九去给狗柱儿家送福的春秀儿》以及王岩的《黄昏时寻找平衡的男孩》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本身出发,将观者的视野带回了鲁美的黄金时代;耿旖旎与宋元元的一组艺术作品则展现出新老代际艺术家之间不同的介入方式。


“在集结”展览现

 

耿旖旎的一组录像作品《唱诗》《吃梨》《读经》引人思考当下集体信仰的矛盾与困境;秦琦的作品《帽子的告别》仿佛关联起了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向集体告别时代的人群宿命;宋元元最新的录像作品《密林》将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符码与革命叙事、东北绘画传统串联在一起,热闹的影像拼接方式与虚拟的主体、集体的消逝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股隐约的焦灼感。


“在集结”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随后的单元“过去的情人变老了”则呈现出微妙的反差。胡晓媛作品《刹隅》以一种较为隐秘脆弱的创作姿态介入;陆春生的一组影像作品打破了纪录片与虚拟叙事的边界,模糊的语义、日常生活与超现实场景也为作品带来荒诞的戏剧性;张慧装置作品《我过去的情人变老了》的情感代入方式则更为私人化,断了线的电灯与月光,传达了另一种浪漫主义残缺的美感。


张慧,《我过去的情人变老了》,2008年


第二个单元“不知你走了多久,也不知你要去什么地方”通过写实的方式表达了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关于大时代下关于芸芸众生的风格化叙事,勾勒出了中国经济转型期东北地区的日常生活与生存群像,以不同的视角和媒介,展现出艺术家创作的社会观照与人文情怀。


海波,《傍晚的光芒》,2009年


海波的摄影作品《傍晚的光芒》关注当代中国工人集体主义的黄昏与农民主体逐渐丧失的状态;刘小东的作品《在自己开的KTV里》与纪录片《金城小子》将一个艺术家的返乡故事与日益暴露在世界市场上的东北现状进行互文,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历史。


《铁西区》“在集结”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王兵9个小时的独立纪录片代表作《铁西区》被置于一间独立的展室内展呈,呈现90年代末期沈阳重工业基地铁西工业区凋敝的历史,冶炼、轧钢、电缆、吊车的运转与轰鸣、聊天、打牌、吃饭、洗澡、无名的群体,仿佛上个时代工业文明的庞大废墟。


何翔宇,《黄色泳帽》静帧,2017年

 

第三单元“当看不再是一种选”则聚焦东北与周边地区地缘关系与现实处境。何翔宇的作品《黄色泳帽》通过身体的介入来表达对于边界的思考;日本艺术家毒山凡太朗的两件影像作品《战争结束了》《就算千年之后》涉及冲绳、福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刘传宏和那颖禹的《刘三先生小史》是艺术小组“野拳会”的第一件作品,通过半纪录片式的虚构影像,带来了一个荒山余生的隐居故事。


《刘三先生小史》“在集结”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一场革命还未来得及定义”通过对不同时期东北地区艺术团体实验的梳理,以作品与文献的集结方式,呈现了碎冰社、紫罗兰油画研究会、北方艺术群体等一系列东北地区艺术团体自由结社的历史,呼应了展览的题旨。


“在集结”发布会现场

 

作为K11北区美术馆进驻中国北区的首展,“在集结”从各个侧面呈现了对东北当代艺术的梳理与展望。在开幕当日的发布会上,K11 美术馆部(北区)助理总经理薛梅表示:“本次展览虽是针对东北当代艺术的‘在集结’命题,但这一临时的集结并非目的和结果”,展览同期还带来城市公共项目“议事厅”,通过在地的文化艺术实践来延续关于集结的讨论。据悉,到2023年,K11会扩展到中国的九个城市,包括北京、深圳、沈阳、武汉、宁波、天津、上海、广州和香港




鲁明军

策展人、评论人

Q:你之前一直在做关于“疆域”的研究,这场关于东北的展览和“疆域”有关联吗,是否带来了一些新的认识?


A:我以前从来没近距离接触过这些东北地区的艺术生态,但东北的艺术家很多都是比较熟悉的,正好K11有这样的思路,那个思路跟我的一些想法还是契合的,后来到沈阳以后,感觉这个地方不太一样,拥有另外一种魔力,可以挖掘一下。展览里面有一块是关于东北地缘政治的,但我不想再去重复做“疆域”,不希望做得像“疆域”那个展览(“疆域:地缘的拓扑与后全球化政治”)那么具体,这场展览希望虚一点,不需要具体得去对应历史。比如彭禹和孙原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影像作品,虽然可能跟东北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体现了一个世界性的地缘格局。

“在集结”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Q:展览从80年代东北的几个艺术前卫组织出发,一直延续到对当代的东北艺术结社的关注,东北的这种艺术生态在你看来有什么特殊性?


A:东北本土的艺术生态和文化经济现状跟上海、北京甚至一些内陆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可能相对保守,但你如果从这样一个地区所经历社会变革的前提下来看它的当代艺术生态,就会发现原来在80年代这么早东北就有小组实验、自我组织、临时展览,然后到90年代出现了那么多的地下音乐,还有纪录片运动,这些东西其实是非常前卫的,而且非常有力量。到了现在碎冰社、艺术教育小组等几个艺术小组,一直在一个实验的状态当中,我觉得有一股冲击力在,包括最后一个单元的标题——来自孙逊的一件作品——叫“一场革命还未来得及定义”。


“在集结”艺术教育小组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Q:展览几个单元的标题都非常诗意,来自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标题,有幽默感,整个展览有一种日常感,同时也很魔幻。


A:东北就是这样,很魔幻。东北人好像天生就有这种写诗的天赋,蛮有意思的。我们不想很生硬地去分类,这个展览还是想做得灵活一点,把这种东北的感觉传达出来。第一个部分叫“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很二人转,一看就是东北的那种感觉;“不知你走了多久,也不知你要去什么地方”,其实来自胡晓媛的一件作品,让你想到社会变革带来的人口流动、村庄的消失,包括海波作品《傍晚的光芒》里面的那种情境,标题恰好把这种情绪对应上。其实展览里面原本还考虑过一些其他非常经典的作品,本来第一单元想过放韩涛、卓楷罗的《东北大哥》,那个非常典型,也想过放《四平青年》,想过把那种情绪全部带进来。最后我们委托宋元元做了一个片子,把东北绘画史以非常个人的视角去跟东北在地的文化连接起来。


“在集结”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Q:展厅内还保留了一些建筑工地的废墟感,让人联想起独立电影纪录片里面的那些国营大厂,展览的空间是否有特别设计过?


A:原来第一个部分是想搭一个舞台,就像去年普拉达基金会的展览“船在漏水,船长在撒谎”,但跟那个比较不同,我们是希望搭一个二人转的舞台,可以把赵本山的小品、《四平青年》全部放一起,非常热闹,后来觉得实现不了。其他的部分我是希望有金属感、水泥感、工业感,然后又有一些废墟感,把那种情绪调动起来。最终我觉得总体还是非常满意的。其实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展墙不是刷的,很多都是拿水泥板做的,再比如陆春生作品的展厅,地面坑坑洼洼,其实这种感觉挺好的,刘小东《金城小子》的展厅原本还考虑那个柱子是不是要包起来,后来保留了原貌。


《金城小子》“在集结”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Q:在相对有限的展览空间中处理这么多话题,你是怎样梳理作品之间的连接的?


A:布展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思路。比如展览第一个单元中刘仁杰、宫立龙、王岩那三幅老画是我们特意挑选的,画面本身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要回家;秦琦本来我们选了一张他画马云的在沙漠里的作品《阿里巴巴》,比较幽默,但那幅画实在太长了,而且从“集结”的概念来说也不是太突出,后来就选了这幅小画《帽子的告别》;然后耿旖旎、宋元元作品,他们的思维感觉跟王兴伟那一代很不一样,在语义结构上要模糊得多,不确定得多,所以就选了一些有趣的作品,比如《鸭潭——对影成三》,也对应了前面这三幅,蛮有趣的,包括那组录像作品《唱诗;吃梨;读经》,也特别东北;宋元元的作品把那种日常生活跟革命叙事放在一起,很魔幻。

“在集结”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之后单元的一些作品基本上没有这样一个直接的线性逻辑,张慧作品里的那种情绪情感非常抽象、非常微妙,胡晓媛作品里的那种脆弱感,陆春生的作品也是带有非常模糊的语意。但到第三单元社会那部分的时候,就相对来说又变得具体一点,非常写实,还有王泽音的一件作品散布在展览各处,其实是关于东北城市地理的一件声音作品,讲城市的变迁。地缘那部分,比如石青的新作品其实是非常具体的,关于东北的铁路和萨满的一个片子,文本性非常强,花了很大精力;韩国的艺术家朴赞景的作品涉及到朝鲜问题,日本的毒山凡太朗又涉及到冲绳、福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包括孙原、彭禹的作品与俄罗斯的关联。展览看上去内容很多,其实挺精巧,都是反复沟通、反复调整提炼出来的。

“在集结”朴赞景作品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Q:最里面的展厅展出了刘小东与侯孝贤的《金城小子》,一位北京成名的艺术家回乡,似乎也呼应了展览最初的那几件回家的作品?


A:那片子拍得非常好,特别有侯孝贤电影里面那种乡愁的感觉,那件作品是最早就确定的,我还希望再配一张画,刘小东在反复考虑以后给了我们一幅《郭强在自己开的KTV里》,那是他的一个同学。除了与最初的几件作品,其实和张慧的两幅新画也是非常呼应的,比如《过去的情人变老了》,一个肥胖的女人,还有一幅《阵风》里的两位空姐,故意想把人物表现得像朝鲜人、韩国人。

“在集结”张慧作品《阵风》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


Q:展览的名字叫“在集结”,“在”点像正在发生的感觉,又有点像再次动员,包括它的英文“assembling”,当初是怎样考虑的?


A:“在集结”你可能会觉得比较生硬,我们也想过换一个别的题目,比如还曾想到“集结艳粉街”,后来又觉得太具体了,也不想用“集结铁西区”,之前郭晓彦、董冰峰他们就曾经在广东美术馆做过一个大型展览“从‘极地’到‘铁西区’”。我最后觉得其实“在集结”就挺好的,哈特和奈格里的那本新书就叫《集会》(Assembly),这其实是个很当代的概念。中间也有提到过用“再见”那个“再”,但感觉也不合适,因为东北这种状态一直没有中断,一直在发生当中,我们想把它立足于今天这种当代的艺术生态里面,甚至不仅仅是沈阳或东北,把它放入全国、全世界的文化里去考虑,我觉得“集结”是对今天这种新的世界格局的回应。(采访、撰文/翁家若)


在集结

沈阳chiK11艺术空间

5月27日至8月25日


若无特别标注,本文图片由KAF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